top of page

個案分享

廖婆婆      82歲

Case 1_1_edited.jpg

婆婆患有多種長期病,包括糖尿病、高血壓、心臟病等,需要依靠打胰島素針來控制血糖,而她的記性亦明顯退步,服藥情況混亂。婆婆有一名兒子,但他聲稱自己初到香港,人生路不熟,加上需要找工作維持生計,所以擔心自己未能花長時間照顧長者。

幸好婆婆雖然是獨居,但她每天都會邀請友人到家中打麻雀。在了解長者的健康情況以及生活習慣後,團隊為婆婆製作了非常清晰及「大份」的用藥打針提示,並和婆婆的雀友及兒子溝通,解釋她的情況。在八個星期後,長者的血壓及血糖控制都得到改善,在記憶和認知方面有明顯的進步。

而針對婆婆兒子初到香港,對香港的醫療制度不熟悉,甚至初時連向誰人求助也無從入手,我們經過幾節的簡介,以及協助和社工溝通後,也轉介婆婆兒子到合適的社福機構,由社工跟進他的個案。

團隊護士  Katy Fung

黃婆婆    81歲

Case 2_1.jpg
Case 2_2.jpg

婆婆曾經中風,最近一年也長期受到坐骨神經困擾,以致坐立不安,亦出現了輕微的抑鬱癥狀。而主要由於行動不便的關係,令她只能經常留在家中。我們第一次造訪時,婆婆對最近的生活感到非常痛苦,途中多次落淚。

因應婆婆長期受到痛症之苦,團隊為她進行痛症評估,亦鼓勵及教導一些有效增加肌肉能力的抬腿及伸展動作。經和家人溝通後,我們亦為長者購置了合適助行器具。之後幾個星期的探訪中,我陪伴她到樓下購買日常用品,並從中評估跌倒風險。

婆婆經過鍛鍊,以及有合適的器材輔助下,漸漸增加了外出的信心。十二星期的介入完結後,她已經能夠落街購買食物,可以自主決定自己的飲食,也懂得如何選擇低升糖的食品;而可以重新出門散步,也令婆婆的痛楚減少。最重要的是,這個由足不出戶到每天到公園的過程,令婆婆的心情明顯變得開朗,也令她和舊街坊恢復聯絡,改善了社交情況。

團隊護士 Sherming Kwan

張伯伯  83歲  
張太太   82歲

Case 3_3.jpg
Case 3_2.jpg
Case 3_1.jpg

張伯伯和太太同住,二人都有糖尿病和血壓高,而張太的血糖控制尤其出現問題,平均維持在16-18度的高水平。

根據張生張太的講法,倆口子平日三餐清淡,按道理血糖應該不會控制得太差。但在家訪時,我們發現張伯伯是個「愛妻號」,經常購買蛋撻、腸粉等小食給太太,而張太也不客氣,可以一個早上吃掉四個蛋撻,加上太太的床邊原來放滿了夾心餅等小食,習慣邊看電視邊食,這些生活上的細節,足以令張太的血糖問題久久不能控制。

在計劃中,張伯的改善健康動機很大,在十二個星期間,他已成功建立每天三次做甩手操的習慣,血糖控制至可以減去糖尿藥。至於張太太,雖然不願意養成運動習慣,但因在子女協助下,床頭小食都改了較健康的果仁,張伯伯亦合作地減少買小食的份量(如只買兩個蛋撻,非之前的半打),血糖亦成功維持在10-12度之間。

團隊護士  Hera Leung

梁伯伯       80歲 
照顧者: 梁太太       72歲

Case 4_2.jpg

梁伯患有高血壓、心臟病以及前列腺腫大,而梁太表示梁伯去年四月曾經入院,出院後認知能力開始變差,也續漸失去自理能力,生活習慣都有所改變,放棄了往日最大的娛樂看報紙。

頭兩節的家訪相常艱鉅,照顧者梁太太壓力極大,主導了家訪的對話內容,表現憤怒、無助。就著這個情況,我們發揮了跨專業的團隊合作,在第三次家訪時,梁太由團隊的輔導員負責,而我作為護士,則集中評估梁伯的認知及活動能力。

輔導員為梁太太疏導情緒,找出她最需要的協助 — 希望為伯伯作認知評估、參與日間中心,令梁太能得到一星期數小時自由時間,稍作喘息。因此我們為梁伯作轉介,解決了一些溝通上的誤會及障礙,協助伯伯在數個月內獲得老人科醫生評估認知能力,及續回早前等候日間中心的時間, 並於四個月後正式參與日間中心的訓練,而在等候評估和參與日間中心的這段期間,我也為他訂立了簡單認知訓練及運動計劃。

計劃結束後,梁太因獲得所需支援,大大緩解了她的壓力,梁伯的活動能力亦得到改善。梁太由憤怒,逐漸變為感激團隊人員的支援。在這個個案中,我們可以見不少照顧者的壓力,並不是一時三刻可以描述和解決的,而是需要時間舒緩及排解,才能找出問題所在、再對症下藥。

團隊護士    Ella Li

Case 4_1.jpg
bottom of page